第860章 歷劫斬三屍,聞道有七日
渾天記 by 十二子南申
2022-4-2 22:09
崖山望海閣廊之下。
此刻,風師在聽聞河上公道出了往昔經歷之後,已噓唏不已:“原來如此啊……哎~子覬飛升之術,利欲熏心而至今日之慘淡惡果,豈不知父已得飛升之法,真是造化弄人啊~”
洛羽則道:“修者如過江之鯽,前仆後繼,又有幾人能抵那飛升的誘惑?”
說罷,他看向了河上公,敬重道:“前輩能得蕭宗主授大乘之法,實是德道高人,來日定能飛升天外天。”
河上公擺了擺手,風輕雲淡曰:“道子妙贊矣,老朽不過俗人壹個,虛活春秋假年罷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老朽應該還能見曾孫兒降世,再為他冠禮成人,呵~如此便可拍拍屁股走人嘍。
所以說啊~什麽德道道德、高人矮人的,都是俗人壹個,看了、淡了,是快樂、還是痛苦,嗨~都不打緊,珍惜剩下的風景……也就得了。”
洛羽聽了肅然起敬,因為河上公這看似平凡的話語中,卻透著看淡壹切,超凡脫俗卻無限接近自然的超然心境。
思及於此,他以禮相邀曰:“晚輩有壹不情之請,欲請前輩赴聞道山傳道天下,還請河上公莫要推辭。”
本該古井無波的河上公霎那顯露驚訝之色,聞道山傳道那可不是壹般人可以為之的,山海萬古以來,也就天機老人、萬古十二尊這等力挽天地的人物,才能於問道山傳道天下。
可如今,眼前的天機道子竟然會邀請他這初次謀面的老朽。
河上公自問自己劍道雖然有所成,但也不至於能與萬古十二尊相比擬,又如何當得如此殊榮?
隨即,他疑惑而問:“傳道……?不知洛道子是指何道?”
洛羽語出驚人,直言不諱曰:“開我山海……大乘飛升之道。”
“嘶~!”
河上公與風師皆顯露震驚之色!
風師更是急忙勸阻:“道子!飛升之術乃天機老人傳下,唯五行宗不傳之仙門秘經,豈能授予天下?”
河上公亦點頭,隨即拿出壹面五行宗客卿令,贊同曰:“洛道子有所不知,老朽當年得蕭宗主授斬三屍之法時,已立誓為五行宗客卿,無有宗門允將永不外傳此法。”
他們都知這飛升之道,乃是五行宗不外傳之秘術。而河上公得蕭在天傳斬三屍之法時自然被告誡不可外傳,卻不曾想眼前天機道子竟然要將大乘飛升之道拱手傳於山海!
這……這是何道理?莫不是天機道子在考驗老朽?
見此,他試言詢問:“飛升之術承於五行,道子貴為宗主,既然有心,何不自開仙門於世,也可恩德山外?”
顯然,河上公意思是,這等對山外山來說實乃天大的造化恩情,妳自己這五行宗的宗主為何不取,卻要平白讓給我這雖是客卿實則是外人的老朽?
洛羽自然明白其意,他無比坦誠道:“實不相瞞,晚輩此意壹是為消除秋水與五行兩宗往昔恩怨,二為根除日後山海因窺伺飛升之法而手足相殘之患。所以還望前輩莫要生疑,盡開天下飛升之道,已示我五行和秋水戮力同心之赤誠!”
聞此無私之言,河上公壹時心嘆折服:“道子之胸襟……包藏宇宙……非常人可比啊!哎~老朽嘆服,敢不從命。”
……
七日後,奈何池結界終於完成。
此結界壹成,湖心八方現壹道沖天界力光柱,直貫雲霄,連通山海界,引得觀者無數。
而在這觀者如雲之中,則有壹神秘身影眼若寒芒,漸漸消失在了人群中。
如今結界功成,便預示著幽冥界入口徹底被封,墨靈聖主要想從此返回山海,必將遭受山海界力的無情打擊,即便其能生還也將遭受重創,恐怕倒時隨便壹個地仙、尊者都能將其強行抹殺。
而為了以防萬壹,煙雨閣已下嚴令奈何池為山海禁地,敢有踏足湖心百丈要地之內者將格殺勿論。
同時,還在奈何池八方設立靈陣烽火,連通九州大地,直達煙雨閣等地。
如今池畔內外列列可見守衛巡視的山海衛,池中石柱群上黃老等強者輪流坐鎮,可謂穩如泰山。
而俏金蓮如今已歸於黃老麾下,更被封了個煙雨閣長老的尊貴身份。
這不,有了這重身份俏金蓮可是風光無限,正奉命領著煙雨閣人於靈州聞道山布置道場,準備歲末的聞道盛舉。
而之所以會重開聞道山講道,其實並非洛羽的主意,而是黃老提出。
近些年,山海屢屢歷經憂患,不知多少俊才、強者、勢力因此殞落,可謂內外交困已至傷經動骨。
於是黃老向洛羽便提議,於聞道山重開道場,布道七日,以滋山海道運。
聞道山論道可以說已十萬載未曾出現了,以至在山外山的眼中聞道山只是壹座象征著當年輝煌燦爛的聖地。
如今,聞道山重開於天下,試問天下修者豈能不翹首以待?
最關鍵的是,據傳聞此次論道,那重歸山海的河上公已得天機道子之邀,將講述飛升之法!
如此驚天消息,天下雲雲修士豈能不激動?
壹時間,九州大地四方雲動,無數修士皆紛湧而向靈州!
……
天道十三年,歲末,聞道山。
此時雖是寒冬歲末,但聞道的氣候卻依舊溫暖如春。
這裏……雲霧妖嬈纏騰飄渺如仙,桃花盛開紛飛絢爛而美麗。
如今聞道山的山腰處已設有四方觀臺環繞,雲氣成祥,列列如林,正是各大宗門世家所在。
而四方山腳下數以萬計的修士雲集,正翹首以望山巔閣樓前的垂雲高臺。
晨光揮灑大地,山影婆娑於山側,美輪美奐。
此次論道共分七日,依次將由:
五行宗老祖吾帝,論煉丹之道;天機道子洛羽,論煉體之感悟。
匠癡雲雨雙飛,論那煉器之道,據說還會提及壹些傳說中的《天工開物》煉器之道!
隨後,小乘尊者風師,將論道玄修之玄;劍聖雲照夜,也將論道劍修之奧義;界王子桑牧雪,自然論道陣界之心得。
而最後壹日,大乘尊者河上公,便會論那眾人期待已久的飛升之法。
如此盛況自不用多說。
這七日論道可謂包羅丹道、煉體、煉器、陣道、玄修、劍修,最關鍵的是那第七日的飛升之法,簡直叫人萬分期待!
轉眼七日過,問道山論道在進入第七日後,便迎來了空前絕後之盛況。
河上公身為大乘尊者,論道斬三屍之飛升之法,自然叫人深信不疑。
隨之河上公壹句道出,聞道山山巔雲幕之上,都會隨之成影而出列列金字,如此八方修士豈能不壹字不落的記下,是生怕少了壹個標點符號?
而在得悉此法乃五行劍仙蕭在天所傳,後得天機道子允準傳道山外山之後,眾修士更是噓唏不已。
要知秋水煌為這飛升之法,可險些傾覆宗門、斷了秋水道延,卻不曾想其父造已得此法,更因此渡過了九九天劫成為了自五行劍仙之後如今山海第二位大乘尊者。
如此,豈非造化弄人?
而這飛升之術從秋水宗河上公的口中道出,無形之中也表明了五行宗與秋水宗已然冰釋前嫌,更表明了洛羽不僅是五行宗壹家之主,更是他們山海當之無愧的天機道子。
只此壹個舉動,便讓蕓蕓眾修士嘆服。
如此,那天下仙門出五行之言,再也不是空談,可謂名不虛傳不可動搖。
於是,在河上公論道結束之後,洛羽這聞道山壹畝三分地的主人自然要出來宣布結束。
但眾人又豈能放過洛羽呢?
如今洛羽為天機老人之子的身份可早已天下盡知,他們自然也聽說,洛道子乃神祇天之子歷無盡輪回轉世,今朝已然覺醒累世記憶。
試問,天之子所悟之道將是何等大道?那就是咳嗽壹聲,都得揣摩壹下是否有什麽真意!
雖說七日各方前輩高人論道盛況空前,叫人受益匪淺,但試問誰還嫌少呢?
此刻,洛羽正立於山巔,環視八方:“此次問道七日,圓滿……”
可還不等洛羽宣布結束,山下便有人道:“洛道子承天地大道,何不也說上兩句?”
霎那間,山下數以萬計的修士紛紛高喝。
“請天機道子傳道山海……”
此刻,就連劍聖雲照夜、河上公等都微笑恭請洛羽開壹金言。
見此,洛羽無奈壹笑,遂只得盤坐於垂雲高臺蒲團之上。
其後小跟班阿奴叉腰伺候,劍侍霸波兒已來到高臺邊,對四方肅穆嬌喝曰:“靜聲!”
霎那間,聞道山鴉雀無聲。
但見洛羽俯瞰八方,聲聲而出曰:“既然諸位道友、前輩相邀,洛某自盛情難卻。諸位盡可開言,洛某自當以陋姿淺論試言壹二。請!”
霎那間,便有壹人急不可待的搶著站起,遙禮道:“在下北地散修雲中子,請教天機道子,何為道?道又何以‘道’為名?”
好嘛,這壹問倒是問得保羅萬千,直擊要害。
洛羽只思量片刻,便朗聲回蕩八方曰:“道,是壹種先天而生的元氣,它無色無形無聲無味,它創造了萬物,維持著萬物的運轉。道使生者唯壹,壹生二即生陰陽,二生三即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天、地、人,三生萬物即天地人共生萬物也。”
壹時間,聞道山內外聽者紛紛仰望那山巔盤坐雲端,背襯雲幕金字的如仙身影。
朗朗之聲依舊回蕩四方:“……道散而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為五行。故,人以修仙煉神而成道,順道為仙,順後而逆,唯破繭成蝶,方得道神邦。
然,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它聞之不覺,視之不見,卻永不休止,生生不息,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它玄而又玄,乃眾妙之門,沒有人知道它的名,故勉強為之命名曰‘道’。”
聞此,四方道眾或沈默思索,或有所感悟。
只見五行宗內,壹劍宗弟子起身,眼中盡是崇拜,無比恭敬道:“弟子劍宗趙常山。”
洛羽倒是見過這趙常山,亦是當年龍門之俊秀,他微笑伸手:“原來是常山啊,說來。”
趙常山露出壹抹激動的笑容,連忙問道:“敢問宗主,我輩如何才能感悟道的存在?”
洛羽笑道:“問的好啊,道其實無處不在,壹花壹草壹木,萬物由它生成,依賴它成長,我們生於道之中,從無中可以觀照道的奧妙,從有中可以觀照道的端倪。這壹切盡在壹個‘觀’字,汝需好生體悟。”
“弟子受教。”那趙常山似有所感,連忙深深壹禮。
此時,玄天宗中壹名女弟子已拽下身旁站起壹半的師兄,搶著起身道:“我我……我!”
壹時間,四方見得這女弟子爭先模樣,哈哈大笑。
玄天宗天璣星君頓時悶哼,對著那女弟子瞪來:“~沒點規矩,成何體統?”
女弟子頓時慌張,顯露俏皮忸怩之態。
洛羽則微笑道:“星君不必怪責,無妨。”
那女弟子壹聽,頓時大了膽子,行禮道:“在下玄天宗華清河,請教洛道子,敢問道之無、有飄渺玄奧,那道居何為?而我等修道,又當居何為方可通達道?”
洛羽隨手於身前,浮空而畫壹‘正’字,示意應答:“道,中正而居,如這古篆‘正’字,上頂天,下立地,觀照陰陽變化,止心於左右,明見陰霾之沈淪,洞曉日月之輝光,居中而貫通天地之浩浩,此……為中正之道也。”
那玄天宗女弟子身旁壹直被其暗中‘壓制’的師兄,終於掙脫起身行禮又問:“敢問道子,何為中正之道?”
洛羽見二人暗中打鬧模樣,含笑答曰:“屍居而龍現,淵默而雷聲,發動如天地者乎,如劍者發乎於意於心,取中正不變應萬變,如匣中藏之,寶之至也。故如劍藏鋒,真正的寶劍不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使用,也不是鋒利無比的殺器,而是藏於劍鞘之中,如我等心藏皮囊之內,氣流百骸之中,身心如壹可也。”
說著,他望向那提問的玄天宗弟子:“當妳達到‘屍居而龍現,淵默而雷動,發如天地’之時,便可不動則已,壹動念起,劍之所指,上可絕浮雲,下可斬地寂。”
那師兄顯得有些為難,隨遺憾搖頭:“在下修道學淺,不及此境何為,道子可否展示壹二?”
他話音未落,便只見山巔盤坐的洛羽已揮手向雲空。
鏘~!
似有劍鳴出鞘聲驚蕩天地,叫人震驚仰望。